查看原文
其他

除了利用“明星效应”,博物馆宣传之路还能怎么走?

晓看 弘博网 2023-10-07


一年前,《国家宝藏》(第二季)回归荧幕,再次带领观众探索“我们有多年轻?上下五千年!”这句话的奥秘。之后,随着《遇见天坛》《上新了·故宫》(第二季)的播出,文博类节目再次成为观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,探寻古代世界的重要平台。


曾经只是在节目中出现几个镜头或仅作为录制场景的博物馆,如今逐渐成为整个节目的主题。其中,许多节目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,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明星的加入。正是基于对明星自带“流量”效应的考量,博物馆也收获了更好的宣传效果。例如,就有粉丝留言,因为自家爱豆的出现,自己更主动、愿意地去参观博物馆了。除此之外,还有人认可了这种节目的传播方式,发表类似“文化属性增强”“特效精良”“嘉宾准备充足”“演技在线”“看完想去博物馆了”等评论。


微博评论截图


那么,明星在文博类节目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,对博物馆文化的教育宣传起到哪些作用?反之,如果没有明星的助力,博物馆宣传之路还可以怎么走呢?


01 博物馆X明星:如何合作?


首先,透过前文所提到的几档热门文博类节目,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明星的定位及作用,大致分为四类:


“主线导览人”:在《上新了·故宫》和《遇见天坛》中,明星既是节目流程的推动者,又是屏幕前的观众参观故宫与天坛的“眼睛”。尤其当明星进入到那些未开放的区域时,观众们可谓是大饱眼福,在明星们的导览和视角下看到博物馆的更多细节。


《上新了·故宫》(第二季),明星们爬上屋顶探寻“一波三折”彩画


“博物馆知识学习和传播者”:“在博物馆如何学习?”这是每一名观众经常思考的问题。同样,对于明星来说,虽然是在录制节目,但进入博物馆之后,他们也在思考如何获取知识。或许,节目中所呈现的明星带着线索和问题,进行文化揭秘的方式,可以给予观众一定的启发。例如,《上新了·故宫》(第二季)揭秘国宝级画作《韩熙载夜宴图》时,老师以“排序画中五个场景”为题向明星发问,实则也是在引发观众的思考。每个明星对自己答案的还原演绎,也许就是符合了观众的某种猜想。跟着明星一起细细品读画中的每个场景和人物,观众不仅对该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还增加了欣赏古代绘画的小技巧。

节目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听乐、观舞、暂歇、清吹、散宴五个场景演示


“小剧场表演者”:场景复原式表演是很多节目会选择的形式。这时,明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,以影视演绎的方式,复现当时的场景、扮相和历史故事,以为观众带来直观感受。

国家宝藏“小剧场”,刘昊然扮演一位抗日热血青年,讲述守护国宝金漆木雕大神龛的故事。


“文创设计参与者”:文创已是当今博物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可以说是除明星以外,文博类节目广受关注的另一因素。明星在博物馆参观和学习时,收集文创线索和灵感,与设计师共同商讨,见证文创的诞生。

《遇见天坛》节目推出的同款八音盒


由此可见,“明星”不只是文博类节目热度与话题度的保障,更是博物馆各方面工作的记录者和讲述者。虽然博物馆面向的是公众,但工作内容和形式多少有些神秘。而明星以自身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,向社会呈现出那些观众在日常参观中所触及不到的领域,进而丰富博物馆的“人格魅力”,使得博物馆的社会形象更加立体。

《上新了·故宫》视频弹幕截图,有的年轻观众本来是奔着喜欢的明星来看节目的,没想到被节目中博物馆的精美展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。


除了录制文博类节目,明星还以网综、音乐、微博等形式参与到博物馆的宣传中。如故宫与易烊千玺等唱界明星合作推出了《古画会唱歌》数字音乐专辑;敦煌博物馆送王一博文创滑板并在微博上互动;今年5.18国际博物馆日微博推出多位明星作为 “博物馆文化推广大使”的宣传海报,每个明星推广一个博物馆组成了“文物护卫队”,引发公众对文保的关注;近期,陕西历史博物馆(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)等几家博物馆与酷我音乐联合,推出《国宝的奇妙之旅》音频节目,携手多位明星讲述文物故事……这些成果表明,明星与博物馆行业的关系越发深厚。与此同时,这也反映出,博物馆在自身的业务和工作上尤其是在宣教层面,做出开放性的探索和积极地融合。

 

国际博物馆日黄渤、关晓彤作为博物馆文化推广大使,分别守护家乡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


(有关明星参与博物馆的各种形式,弘博网在此前的推送内容中也有涉及,详情请戳王凯、胡歌、鹿晗……《国家宝藏》之外,明星与博物馆不得不说的二三事


02 博物馆X明星:探索可持续合作之路


尽管文博类节目的宣传已有一定收效,但鉴于节目存在综艺化、娱乐化的倾向,也有很多人指出存在的问题。包括场景表演的“演绎”成分容易误导观众;公众对那些曾出现在节目中的“明星”藏品更感兴趣,而忽略了其它藏品等。

相关评论截图


另外,受粉丝文化的影响,有些人模糊节目重点,反而更关注出场明星的咖位之争,或是集中对明星形象的讨论,从而产生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的观点。


豆瓣评论


微信平台中对节目质疑的文章标题


这些问题也是在向博物馆发问:如何平衡文化与明星之间的关系呢?


首先,博物馆要明确选择明星进行宣传的根本目的、作用和预期的效果。在清晰的定位之下,根据本馆自身的特点选择最“合适”的明星,而非只关注明星背后的“流量”。邓伦作为《上新了》两季元老,对故宫的了解程度明显超越其他嘉宾,常驻嘉宾的成长提升了节目效果。此外,受自身演戏经历的影响,有些明星在古装戏方面已有一定代表作,选择这样的明星或许更令观众有所期待。曾在影视剧《步步惊心》中饰演“爱新觉罗·胤祥”的袁弘,在节目中再演十三爷,观众有更深的“感触”。

《上新了·故宫》中袁弘饰演爱新觉罗·胤祥小剧场剧照


马未都主持的文化谈话类综艺《博物奇妙夜》就请到了国家歌舞剧首席舞蹈家唐诗逸,从专业舞蹈的角度,讲述舞者对于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动作的理解和表现。这无形中开阔了历史文化的边界,使“飞天形象”更加现代化获此启发,博物馆是否可以考虑邀请各行各业的“明星”来共话历史文化呢?

《博物奇妙夜》唐诗逸舞蹈表演


其次,文博类节目还处于摸索阶段,难免在节目逻辑和节奏的把控上出现失误。因此,如何巧妙发挥明星作用,节目逻辑如何自洽,这都是博物馆以及节目制作方亟需思考的问题。


最后,最重要的是,博物馆不但要借助明星力量,创建自身的初级关注度;而且还要思考节目之后,在日常工作中,如何保持甚至提升初级关注度,以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。为此,博物馆可以探索明星线上线下的深度的、持续性的参与。


03 博物馆X非明星:博物馆宣传的其它路径?


说到底,明星参与博物馆宣传只是博物馆众多宣传方式的一种,不是博物馆获取大量关注的唯一路径。同时,它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博物馆。大量的中小型博物馆可能没有机会与电视节目或明星产生联系;也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像故宫、各省博一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使观众“常看常新”。因此,博物馆在宣传上的行之路径,需要得到更多的探索和讨论。


在传媒形式多样化的今天,文博事业的宣传不依靠明星,也可以有许多方式: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就围绕着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文物修复师的故事而展开,节目播出后,这些故宫工匠一度成为博物馆最“火”的明星;《假如国宝会说话》抛弃了以往纪录片以人物为主线的节目模式,以其活泼的文案和精良的拍摄效果吸引了大批的忠实粉丝;湖南省博物馆制作的《汉代穿越指南》《文物重生秘籍》系列,画风、语言充满趣味又干货满满;BBC纪录片《博物馆的秘密》则将镜头对准博物馆里的藏品,不只是它们的故事,还有它们与当代技术的对话……

湖南省博物馆《文物重生秘籍》微视频截图


今年国际博物馆日,多家小城博物馆参与话题“小城博物馆”,与文旅宣传结合,通过自荐、旅游达人推荐、大咖推荐,镇馆之宝图文解读、制作文物贴纸等线上互动活动,让更多观众领略小城文化的精彩。

“小城博物馆”微博活动截图


除此之外,国外博物馆的实践经验也有适合国内博物馆借鉴的地方。如丹麦国家美术馆曾在社交平台上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推广活动,一个月之内,将博物馆的阅读量环比提升25倍。其中,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活动是利用观众的拍照习惯,鼓励他们在社交平台分享博物馆照片,甚至在馆内放置了一个醒目的告示牌,直接邀请观众“请拍照”(Please Take Photos)。这样的方式对观众走进博物馆有着更直接的吸引力,更利于博物馆的宣传。

丹麦国家美术馆活动截图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在大众兴趣需求与传播媒介快速变化的今天,博物馆与观众、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。因而,明确本馆的目标和定位,尤其是在宣传层面,挖掘自身的特色、选择最合适的路径和模式才是长久之道。


图片:来源于网络

作者:晓看

编辑:晓看&miyagi#祝焱

新品上线:博物馆24h全国博物馆研学旅行培训会议在鹰城开幕
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在京发布
禁烟英雄林则徐主题展在福州新馆正式开幕奥地利大师名画失窃23年 疑似出现在美术馆外墙
西泠印社拟拍疑似出土文物 国家文物局限期严格核查
博物馆:越来越强的媒体特性聚焦|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第三季举行全球发布仪式活动|2019“毕昇杯”征文颁奖典礼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举行2019年最后一弹,36家博物馆文创闪耀吉林雪博会沈阳“九一八”历史博物馆举办公祭日悼念活动
“思逐风云——周凯山水画展”在深圳美术馆开幕
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创总结会在广州陈家祠举行
山东博物馆、孔子博物馆宣布实行夜间延时开放回顾往期精彩

奢侈品品牌展览成“流量宠儿”,是含“艺”还是含“金”?

走进福州新馆,了解林则徐在京的七年生活

文博展览入驻机场,探寻博物馆在建筑本体以外的传播之道

让真实的问卷调研数据揭示博物馆与公众连接的新方式

项目丨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(12-3)

导览、答疑、做游戏…聊天机器人,AI时代博物馆互动的新对象

神秘的春秋小国,缺失的封国历史,用一场展览重启这三千多年前的风云兴衰

世博历史文献展在沪开幕,细数百年历史长河中世博会的闪光点滴

2020年日历大潮中,看博物馆日历的“圈粉攻略”

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官方阐释来了!

博物馆与企业如何实现文创开发上的“双赢”

探展 | 如何读懂晋博“壁上乾坤”大展?从“拆门”谈起

陈列展览部只有3个人的华沙国家博物馆如何保证高效运转?




▼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更多资讯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